English

电脑图书势好利大问题也多

1998-06-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今年4月份开始的图书市场大滑坡好像并没有影响到电脑图书领域。近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部门传来的消息称:1~5月份他们电脑图书的销售码洋较之去年均有20%~30%的上升,这是包括外语类图书在内的所有一般性图书出版者听着就眼红耳热的数字。但发行量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掩盖电脑图书出版发行领域存在的问题,高增长伴随着多问题,这是电脑图书出版这几年一直呈现出来的特点。为综合分析电脑图书市场的一些特征,理清电脑图书出版过程存在的问题,给今后加入电脑图书出版的出版社提供一些建议和警示,本报对出版界从事电脑图书出版的三家“龙头”出版社的负责人(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梁祥丰、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民阜、人民邮电出版社总编辑徐修存)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综合的采访。

一、电脑图书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加,众多出版社纷纷抢占滩头——电脑图书市场的基本特征

电脑图书的市场容量很大,而且目前仍在扩张。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梁祥丰对记者的谈话就是从市场需求开始的。他认为无论从读者的层次分布、专业分布,还是从计算机教育培训的发展前景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图书市场需求量都是比较大的。这是IT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即处于发展中期)所决定的。人民邮电出版社总编辑徐修存认为到目前为止电脑图书增长还是处于高速状态,“从1994年到1997年,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电脑图书码洋每年都递增30%~40%,电脑图书的品种也在迅速增加,1998年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电脑图书将达到200多种。”1980年以4本书(其中有3本是电脑书)起家的清华大学出版社,18年来除了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外,集中力量出版了一大批电脑启蒙读物和计算机专著,成为国内重要的电脑图书品牌出版社。社长王民阜认为今后几年的电脑图书将继续增长,尤其是随着PC机业的迅猛发展,个人电脑大规模地进入家庭,电脑图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实用技术普及型电脑图书继续走俏。这是三位出版社领导对电脑类图书市场状况的一种共识。电脑知识入门读物、软件手册、职业高中和计算机资格考试用书等实用技术普及型图书,是当前电脑图书领域销售最旺的图书品种。为扩大市场份额,各出版社都在这一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电子工业出版社近期策划出版的《最新系列软件入门教程丛书》、《面向未来——计算机技能培训丛书》、《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理想读本》、《手把手计算机电视教程》等都是属于此类图书。人民邮电出版社近期在实用计算机图书出版方面也倾心尽力,《计算机实用教程》、《命令与实例对照丛书》、《成人学电脑丛书》、《家用电脑普及丛书》等都是近期书目新增品种。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实用图书一直是其葆有品种,近来则特别想从提高书稿质量上下工夫。

电脑图书出版单位急剧增加,参与电脑图书出版的出版社越来越多。据梁祥丰社长介绍,目前从事电脑图书出版的出版单位约有250家左右,近占全国出版单位的45%,而且仍有继续扩增的趋势。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是我国起步较早的电脑图书出版单位,90年代以来加入电脑图书出版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希望电脑公司、科海培训中心、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学苑出版社都已出版了为数不少的电脑图书,并已有不小的名气。近来以浙江科技出版社为代表的地方出版社已经加入战团,有些正在做着电脑图书出版的准备工作,许多少儿出版社则将少儿电脑图书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希望在电脑图书出版领域也占有一定份额。

电脑图书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出版周期越来越短。这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微软公司那句“17天就更换一个版本”的名言以及英特尔公司那句“给世界一颗奔腾的芯”,时刻让人感觉到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书出版的时效性要求与此密切关联。“可以这样说,在所有的图书领域中,计算机图书的出书速度之快,出版社也许体会得更加深刻。”谈到这一点时,徐修存先生深有感慨。王民阜社长则将伴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换代而不停地更换版本的电脑图书,形象地称为“韭菜书”,“割了一茬又一茬,不停地更换,不停地改版,尤其是有关软件的书,寿命极其短暂。这类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周期都是非常短的。”

版权贸易日趋活跃,版权竞争异常激烈。进入90年代后,尤其自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以来,中国出版界与国外的版权贸易一年比一年热烈,这一状况在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准确地得到反映。在电脑图书领域,计算机版权贸易活动已不仅仅限于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中国的出版社已不再仅仅购买国外出版社(如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公司等)的版权,他们已经深入到各大计算机公司内部,从微软公司、IBM公司、Intel公司的资料库中,寻找可资出版的素材。如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与微软公司、IBM的合作。另外许多刚刚加入计算机图书出版的出版社也因为觉得购买版权比自己组织书稿来得容易而参入贸易竞争。据来自各方面的消息称,国内许多出版社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第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积极准备,争取在计算机版权贸易上打开一个突破口,为下一阶段的计算机图书的大规模出版寻找机遇。

二、低水平重复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作者队伍尚未形成——电脑图书出版存在许多问题

低水平重复十分严重。记者在采访中提到有关电脑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时,梁祥丰、王民阜、徐修存三位社领导都不约而同地首先提到了这一问题。事实上,图书选题交叉重复是所有出版物类别一个众所周知的顽疾。电脑图书的重复程度最为严重,是因为电脑图书的出版利润更丰厚,更加有利可图,越是有利可图的出版领域就越是趋之者众。据统计,有关Windows操作系统、Word97、Ms—Dos、Java语言、Internet、Photoshop的书均有成百上千个品种和版本,其中有引进的也有编写的甚至还有相当多是“攒”出来的。对此,梁祥丰社长的评价是:“电脑图书市场宏观上看是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微观上则是参差不齐,良莠杂陈。”王民阜社长的看法是:“电脑图书出版领域的急功近利较之其他所有门类的图书领域,都是十分严重的,这从上千种版本的Windows图书中即可一目了然。”

读者定位不够明确。这是徐修存总编的一个特别观点。徐总编说:“计算机图书对读者的作用可分为入门、实用普及、技术提高三个层次,现在市场上的计算机图书在这三个层次的定位上存在着严重的模糊不清,该是非常简单的一般读者的入门读物却被写成行业技术人员的实用普及读本,该是实用普及读本却被处理成为专业人员的技术提高服务的专著类读本。结果是初学者买来的入门读物常常看不懂,而专业技术人员买来的技术专著却又觉得不过瘾,对技术提高并无多大作用。以至于经常出现读者买书后常常觉得不合适的情况。这一现象所导致的图书浪费是隐形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在琳琅满目的电脑图书的书架上找不到合适的书,几乎是读者的普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作者和出版者在读者定位上没有下足工夫造成的。

电脑图书的专业作者队伍没有形成。这与该出版领域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极不相称。这其实也是前两类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一支熟悉电脑图书写作规律、掌握读者阅读心理、密切跟踪技术发展、了解计算机图书市场基本状况的电脑图书写作队伍,随机进行电脑图书的出版,这是造成版本交叉重复和读者定位不清不楚的根本原因。据梁社长介绍,电子工业出版社目前正在建立图书写作室,以期为本社电脑图书的“可持续出版”奠定基础。目前围绕在几家大出版社的周围,有一批“工作室”,专门从事电脑图书的写作和编辑业务,为出版社提供服务,但由于这些工作室大都游离于出版社的机制之外,势单力薄,无法直接与大的计算机公司取得联系,不能取得这些计算机公司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国外大出版集团的专职写作队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如何培养自己的专业写作队伍,是摆在出版社面前的一个难题。

电脑图书领域的版权贸易存在盲目抬价的不正当竞争。尽管目前大规模参与版权竞争的出版单位仅限于有条件的十几家出版社(或计算机公司),但今天的电脑图书的版权争购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本文所列举的几家出版单位几乎都与微软、IBM、西蒙—舒斯特、麦克米兰等公司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记者向梁祥丰社长、王民阜社长、徐修存总编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时,他们介绍说,“前几年我们一直以一种合理的价位保持着与国外出版公司的版权交易,而这几年,许多出版社加入版权交易后,尤其是一些电脑公司加入这种竞争之后,有些单位不顾中国电脑图书的市场情况,盲目抬高交易费用,盲目允诺高印数,导致我们在版权交易中的极大被动。”问题的要害在于,这些通过允诺高版税、高印数而购买来的图书版权,其实并未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反而赔了本。这种得不偿失的贸易行为促使我们应该进行这样的思索:我们在对外版权交易方面何不联合起来,避免这种“自己人”之间的内部竞争呢?但是,大家的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版权交易方面的联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涉及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太过敏感,不好处理,家家都有一本自己的帐。另一方面,版权贸易的不正当竞争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可以通过正常的经济行为进行市场的消除。据梁社长透露,与他们保持密切合作的麦克米兰公司已经对国内的有些出版单位表示了某种程度的不信任。其实国外的出版集团也在考虑一种更加稳定、更加长久的合作出版关系,而不是短期的经济行为。

赶潮出版,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盲目上马,缺乏专业编辑,出现常识性错误,对读者造成利益伤害。专家透露,目前参与电脑图书出版的250家单位中,具有电脑专业编辑配置的不过十几家,大多数出版单位没有电脑专业的编辑。大多数出版单位的书稿来源是来稿加工、随机出版,而且还有相当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出版,甚至卖书号。电脑技术的急速更新,使得这些出版社仓促上马,粗制滥造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随机加工的书稿甚至出现了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常识性错误,令人啼笑皆非。这些对读者造成巨大伤害。

三、专家用书将会进一步大幅度增长,电脑文化读物将走俏市场——电脑图书的未来出版格局会有所变化

图书策划过程中的技术跟踪要求越来越快,图书制作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提上日程。在有些Windows操作系统的盗版软件中,一个“信源公司提醒您每隔30天进行一次版本升级”的宣传口号,让我们每个人分明地感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确是一日千里。徐修存总编称,现在市场上两类电脑书最好卖,一是“第一书”,是指新的软件版本上市后,半个月内出版的与此软件相适应的图书;二是“特色书”,就是指在作者的选择上或编辑的方法上,下了很大工夫,与众不同的书。而无论“第一书”还是“特色书”,其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密切跟踪技术的进步,时刻将新的计算机知识融会其中。并且在图书制作上尽量能达到国际制作水平,符合计算机图书制作所要求的高度清晰、图文并茂的特点。

实用普及图书仍是市场主流,专家用书的发行量将会持续上升。关于实用普及类的电脑图书仍是未来几年市场的主流,这一点,梁祥丰、王民阜、徐修存三位社领导有着一致的看法。王民阜社长特别谈到了专家用书可能会有一个幅度较大的上升,他说:“中国计算机行业现在正在急速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专家队伍不断扩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不仅相关行业的人员而且其他不相关行业的人员,也在水涨船高的带动下,成为计算机的专家或准专家。较高层次的专家类电脑书在今后几年的增长是不言而喻的。”

赶潮出版,急功近利的出版现象,仍将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存在,但优胜劣汰的市场整合力量将会进一步呈现,电脑图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将有一个大的提高。梁祥丰社长说:“因为电脑图书的巨大市场潜力有着巨大的诱惑,今后参与电脑图书出版的出版单位将会进一步增加,与此伴生的是电脑图书质量的参差不齐也将加剧,但随着一些优秀品牌出版单位电脑图书地位的进一步巩固,随着读者鉴别能力的提高,一些不够负责的出版社将被淘汰出局,能够沉淀下来的将是那些时刻为读者着想,在图书的选题和编辑制作方面下过工夫的出版者,这是产品市场的一般规律。目前这一整合的力量已经开始露出端倪。”

电脑文化类图书将在未来的电脑图书市场取得一席之地。1997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文化丛书”的成功,从市场的角度说明了电脑文化类图书的未来潜力。对计算机文化关注很多,并正在为河北大学出版社策划《计算机文化译丛》的北京大学副教授刘华杰认为目前计算机早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我们对于计算机的理解应该超出技术层面、科学层面,而要达到文化的层面。他选编该套丛书的目的便是针对目前国内出版界注重普及计算机知识,尚未大举进入计算机科学和相关文化论题的现实,选择“计算机文化”作为视角,争取为“公众理解计算机科学”,为促进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科学与社会研究,做些基础性的工作。可以想见,随着国内计算机用户的普及,中国公众对计算机的认识会越来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计算机文化这一现象会越来越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实早在《未来之路》、《微软的秘密》、《数字化生存》风行IT业的前两年,中国读者对计算机文化的浓厚兴趣已经呈现,只不过由于对计算机文化的体会尚不深刻,国内作者还不能写出像样的计算机文化类图书罢了。

制定高明的营销策略,建设专业化、专职的电脑图书作者队伍,是在未来电脑图书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也是大势所趋。电子工业出版社已经或正在组建的“市场策略研究部”、“电脑图书写作室”就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而作出的决定,梁祥丰社长说:“把最优秀的编辑放在图书的选题策划上,把既懂书又有市场意识的优秀人才放在市场营销和网络建设上,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徐修存总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是非常明确的,“与以前电脑图书出版的随机性相比,现在的确需要一种高明的策划来对电脑图书的规模出版进行一种整体的市场分析,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电脑图书的规模经营,但必须同时对市场和图书选题进行一种前期的策划,要通过策划做到心中有数。否则要吃苦头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